摘 要:目的了解养老院“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通过对养老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养老院内空槽老人的心理问题。结论呼吁养老院的护理工作应在积极关注空巢老人身体健康的同时,应做好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关键词:养老院;空槽老人;心理疏导
空巢老人是指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或无子女的老人。全国预计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数量比例将达到90%[1]。机构养老即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助,由养老机构提供养老照料职能的养老模式(养老院)。以满足不同阶层的人士的需要,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老年人健康快乐的生活[2]。如何提高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摆在养老院内护理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与课题。
1 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按照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的分类方法,对丹东市养老机构中60岁以上空巢老人,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
1.2调查工具采用自编《丹东市城乡“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空巢老人概念的知晓情况等;结构式问卷。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性格健全;(2)情绪稳定;(3)社会适应良好;(4)人际关系和谐;(5)认知功能基本正常。问卷集中发放,项目组成员独立完成,现场收回。
1.3统计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回收率100%。
2.1 年龄结构
调查对象的年龄在60~95岁,平均年龄75.7岁。其中城市组60~69岁16人(13.3%)、70~79岁19人(15.8%)、80~89岁23人(19.2%)、90岁以上4人(3.33%);农村组60~69岁23人(19.2%)、70~79岁20人(16.7%)、80~89岁14人(11.7%)、90岁以上1人(0.8%)。
2.2 性别结构
城市组男27人(22.5%),女36人(30%);农村组男32人(26.7%),女28人(23.3%)。统计学P>0.05。说明城市组与农村组的性别结构没有差异性。
2.3 学历
城市组的学历小学占31(25.8%),初中占10(8.33%),高中占12(10%),大学占7(5.83%),农村组的学历小学占29(24.2%),,初中占11(9.20%),高中占12(10%),大学占8(6.67%)。统计学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