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期刊目录 收稿进度 征稿启事 万方网论文检测 新课程期刊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征稿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摘 要:本文讲述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就业导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作为基础科目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途径,是“成功的”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一般说来,素质是知识、能力的核心,它代表着人们相对稳定的品质和能力形成的基础,而能力是知识和素质的外在表现,知识和素质通过各种能力表现出来并体现其社会价值。传统认识下进行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培养出较单一的语言知识或语言技能的高职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无法发挥英语学习的作用,更无法满足社会目新月异的发展需求。

新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直接影响竞争的结果。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高职人才具有较强的市场针对性和适应性,其课程设置上都要以学生具有一定的就业能力为目标。在新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要打破原有认识的局限,回归高职公共英语作为高职课程结构当中的基础课程地位,重新审视它在就业导向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的应然作用。

1 奠定英语基础,成就非专业能力

从当前高职生就业市场调查来看,无论哪个行业的人才招聘条件,除了要求有熟练地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有会使用电脑操作和外语交流等非专业能力。众所周知,普通话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和驾驶证已成为新时期的“通行证”,是人才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

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入世,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越来越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外语人才,对有英语应用能力要求的职业岗位也越来越广泛。为市场需求输送就业人才的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公共英语教学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运用这种语言于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利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和基本的涉外交际活动;能阅读和翻译有关的英文资料,看懂工作仪器、设备、装置上的英文资料和说明,能草拟和处理一般的英文函电等,从而较熟练地以英语为工具开展本专业领域的各项业务活动。

在人才济济的就业市场上,挑剔的招聘单位往往更看重这些非专业能力的掌握情况,对拥有英语等级证书的求职者倍加亲睐。一纸英语等级证书也让许多高职毕业生们信心大增。难怪于每年两次的三、四、六级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成为在校大学生们热衷追捧的对象。

2 接专业英语,发展职业技能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因此,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是高职教育的核心,能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中专业问题的能力,是高职生就业必备的关键能力。高职公共英语作为基础课程,按照《基本要求》的规定,奠定学生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和在今后工作中运用英语做好准备。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的一部分,高职公共英语又强调了语言学习的实用性与专业学习的相关性。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突出高职英语的职业英语和技术英语的特色,听、说、读、写、译能力训练围绕学生就业领域直接有目的的开展。在教学方法上,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步进行,补基础和学技能同时发展。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设立了两年制的公共英语教学计划,并根据学生情况和专业要求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对教材的使用也做了相应选择。在教学第一年,使用与初高中程度相当的教材,弥补学生对基础知识不足和技能掌握不熟练的问题,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能力强化训练作准备。教学第二年,分专业选择教材,加强英语学习和专业就业的联系。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教学标准,提高学生解决专业领域英语应用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实现学生更好地就业。

高职公共英语的特色教学衔接专业英语教学,提高了学生在专业领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就业率。

3 注重人文教育,培养就业素质

成功的就业者在工作中表现出娴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能让人钦佩,如果能加上良好的个人素质则会让工作上的成功更加持久。高职人才作为技术性人才,往往是现场工作群体的参与者,组织者或管理者。他所具备的学习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表达力和良好的心态、充分的自信心等非技术性职业素质,在就业成功与否中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在转岗、轮岗、再就业的劳动变化环节中,这将会是成功就业的“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