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期刊目录 收稿进度 征稿启事 万方网论文检测 新课程期刊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征稿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校企合作与工匠精神研究

2025-11-04 | 阅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我院为学生设定了为期6个月的定岗实习课程,为抓好教学质量,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我系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完成课程。但在此期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工作呈消极状态,对校企合作认识不准确。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从思想领域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校企合作中自主培养工匠精神。

关键词:校企合作;学习动机;工匠精神

校企合作是我院各专业三年级学生必经的过程。在高职教学中,我院为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快速进入到工作中,,我们为每个学生设置了6个月的顶岗实习课程。我作为辅导员老师专门负责校企合作中学生的思想工作,每周至少两次的实习巡视中有了足够的机会与企业交流、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在与校企合作时的思想及心理状态,发现我系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工作状态和实习心态十分消极。

1 学生校企合作时的现状

在实习期间,我与企业人事管理人员及学生接触交流中了解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几乎都呈现出痛苦状态,缺乏能动性,无法快乐的学习和工作,完全理解不了校企合作的价值。学生把校区合作当作一项强制任务来完成,不能理解校区合作是帮助他们自我提升的平台,更无法从校企合作中去体会工匠精神。

2 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后来的校区合作巡查中,我更加注重了解学生对校区合作的看法,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帮助他们发现并解决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交流等方式,做了大量的调研,发现现在的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1、 对自我的定位不准确,没有明确目标

现在的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定位不准确,总认为自己作为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在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工作拿一份不错的收入,并没有切实了解现在的就业状况。

2、 急功近利

浮躁的社会让大多数同学想要通过捷径快速致富,无法沉下心来学习提升自己,没有想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改善生活,总是期待天上掉馅饼。只对物质生活有追求,不注重精神方面的要求。

3、 面对校区合作的心态

对校企合作的时间和工作内容认识不准确,觉得校企合作是一个痛苦而没有价值的任务,对工作内容认识偏激,工作积极性不高,对未来感觉渺茫,如我系旅游专业的同学在成都城市名人酒店进行实习,他们把在五星级酒店实习课程简单定义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把餐厅、客房的工作理解为洗碗端盘子、打扫卫生,以消极心态对待实习工作。

4、 忽视了校区合作的意义

通过调研发现,我们的学生无法理解校企合作的意义在于帮他们在正式工作前给他们一个学习、缓冲、适应的机会,没有去发现和思考如何提高工作,一味的把校企合作当任务去完成。

3 校区合作的优势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需要按照经济建设第一线的职业 (群)来培养学生。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针对企业需要培养学生,注重学生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注重培养质量、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现在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而校企合作下的理论实践结合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到本专业最前沿的内容,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提升自身业务水平,避免了学生毕业后眼高手低、操作能力低的状况。

4 工匠精神对于现在学生的意义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忽视了产品或服务的品质。而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笑到最后。在高职教育中,我们的学生同样需要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实践中去探寻产品及服务品质的意义,提高自身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找到工作的乐趣,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5 从思想教育领域出發,在校区合作中引导学生自主培养工匠精神

在帮助学生解决实现中的问题时,我发现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占领思想阵地尤为重要。所以从思想教育领域出发,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十分必要。

1、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