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燕 康豪 本文字数:2494
[摘 要] 通过对贫困文化视角下心理扶贫的内涵阐述,并对贫困文化视角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贫困人群的认知控制能力、关注局部的注意方式、背景型归因方式、依存型自我特点等心理层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心理扶贫路径,并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了坚实牢固的保障。
[关 键 词] 贫困文化;边疆民族地区;心理扶贫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180-02
目前,我国脱贫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期。当前全国各地脱贫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国家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云南边疆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农民基本已实现脱贫,但还存在着文化与心理层面的贫困,这将对前期的脱贫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将会返贫,对脱贫工作的巩固产生阻碍。基于此,本文从贫困文化的视角切入,研究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民的心理影响因素与解决路径。以期对扶贫实践的巩固实现我国全面的“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贫困文化视角下心理扶贫的内涵
关于贫困文化理论: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指出贫困地区的人们受资源限制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套固化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心理贫困理论:首先,相关研究文献中提出了有限资源理论:一是认知资源总量有限;二是指同时进行的任务,必然存在认知资源的竞争,进而影响任务表现。其次,国内外专家从自我损耗方面阐述,指当个体进行情绪管理和抵制诱惑时,容易因意志力的暂时耗竭而产生自我控制的损耗。个体越贫困,所需施加的抑制越大,自我控制能力消耗就越大。最后,有专家指出任何形式的资源稀缺,都会引导注意力集中在稀缺的资源上,进而改变人们观察事物和做出决策的方式。围绕贫困影响心理已有较多研究,但在实证的基础上解决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民贫困心理问题的研究较为缺乏。不同阶层的人群在理念、价值观上确实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一成不变,如何引导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贫困阶层的观念、思维方式转变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话题。
二、文化贫困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贫困者心理影响与成因分析
本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主要对当地扶贫干部、贫困农户采用调查法、访谈法获得一手经验资料,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心理扶贫的路径予以探究。
受人文地理环境、民族风俗、宗教信仰与科技与信息等制约,,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文化塑造了固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而又影響了其贫困人群的认知、动机、自尊、意志等心理特征,致使心理贫困和物质贫困相互影响,共同限制了其贫困户的发展。
(一)认知控制能力不足
在物质与心理贫困上,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贫困人群在观念上传统滞后,目光短浅,导致其缺乏对未来的投资认知能力。注重关系而非事物本质的分类方式。由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贫困人群受到的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较为匮乏,因此其思维往往具有按关系分类而非按本质属性分类的特点。故他们中有些人认为自身贫困是由于地理位置、国家扶持力度不够、自身能力不足等现象造成的,他们并没有透过现象找到贫困的根本原因。
(二)关注局部的注意方式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贫困人群由于资源稀缺而形成稀缺心态,形成注意力“聚焦”,进而产生忽视整体的注意方式。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贫困人群受地理位置、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与卫生资源制约,导致其思维与注意方式相对狭窄。在眼前的局部利益和未来的整体利益作权衡时,其个体往往选择前者,忽略整体长远的决策特点。
(三)背景型的归因方式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贫困人群由于资源稀缺和谋生技能缺乏,落后的生活方式使一些人常常把生活的不如意归因于“命运”,缺乏奋斗的动力。
(四)依存型自我的特点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贫困人群因资源匮乏,必须更好地服从规则才能更好地生存,形成依存型自我的特点,进而表现出垂直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特点:重义轻利但又爱占小便宜,缺乏主见、注重权威的交往观,不求富贵但求温饱、安逸的人生观等。依赖于功利的思想也让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贫困人口形成“等靠要”的思想,同时如果得不到国家政府的扶持,将会再次致贫。
(五)较高的外显自尊和较低的内隐自尊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贫困人群表现出“要面子”、自我防御的心理与脆弱性自尊,在较高的外显自尊下掩盖着较少意识的自我怀疑,使其往往较为自恋,而这种面子心理又导致其不能放下身段去谋生,形成了恶性循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贫困人群在物质上重义轻利,只求温饱;习惯上安土重迁,安贫乐道,缺乏改变。
(六)较高的习得性无助和较低的成就动机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贫困人群各种资源的匮乏,导致一部分人的努力较容易以失败告终。久之,易形成习得性无助感和“自有天命”的归因方式,进一步导致了较低的成就动机和但求温饱的生活态度。故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贫困人口在行动上缺乏动力,听天由命。
三、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民心理扶贫路径探究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一些访谈对贫困文化背景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人群的心理贫困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寻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贫困人口有效心理扶贫的路径。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贫困文化视角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民心理扶贫路径探究
2020-05-13 | 阅读: | 栏目:论文中心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现在收23年12月版面,截稿中,只收四个4个版面7000-7500字符稿件。投稿邮箱:xdzyjy@163.com
- CN14-1381/G4 ISSN2096-0603
- 知网收录,万方收录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杂志动态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12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11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10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9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8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7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6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