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期刊目录 收稿进度 征稿启事 万方网论文检测 新课程期刊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征稿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作者:罗昭其 本文字数:2611
  [摘           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比较强调职业技能培养,往往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近两年的高职对口考试语数外合堂合卷考试,分值缩减至各科100分,相应地大幅度提高专业技能、专业实作课的绝对分值至450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基础课人文素养的培养形成冲击,这种办学思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应重视中职語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促进中职学生真正实现“德技并修、工学结合”。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人文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184-02
   近年来,中职学生生源质量急剧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部分中职学生思想品行差,缺乏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正能量缺失,缺乏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合作观念淡漠,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行动能力差,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总之,人文素养较差。究其原因,除了与小学初中应试教育教学中片面追求升学质量忽视全面培养人而产生的负面效应、社会上的诸多不良影响等有关外,还与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密切相关。
   一、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背景
   (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
   国务院于2019年1月24日印发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明确了实施职业教育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其核心目标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其中“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就给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注重人文素养教育提出了必然要求。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有规定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对语文性质最权威最基本的定义。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和人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决定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21世纪以来,知识更新传播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人际交往更富人文性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提高了。21世纪的人才,需要汲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营养,形象气质良好、语言文明富有修养、行为规范优良、专业素养深厚,这也是未来人才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因此新时代的中职语文教育必须和普通中学的语文教育教学一样与时俱进,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教化的责任,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真正有获得感、幸福感,才能让他们在中职学校里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行为习惯也较差,对数学、语文、英语这些文化基础课根本不感兴趣。所以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多认两个字、多记两个词、能背两首诗掌握几种应用文的写作与改错,更重要的是应通过语文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人文素养。因此,探索中职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应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
   2019年国务院出台了一项令中等职业学校振奋的政策,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仔细想想,国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动作,要花这么大的力气来让高职院校扩容扩招,无非是为了提升中国职业人才的技术素养、文化素养。
   中职语文教材有一篇课文叫《一碗清汤荞麦面》,这是一篇以情动人、激人奋发的作品。读了这篇小说,我们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我感动,感动母子三人头碰头同吃一碗清汤荞麦面的幸福;我感动,感动面馆老板夫妇设置二号桌“预约席”的善举;我感动,感动那碗清汤荞麦面里蒸腾起来的坚韧与团结,不屈与奋进给予人的无穷能量;我感动,感动拌入那碗清汤荞麦面里的善良与尊重,真诚与热情带给人们的无尽温暖;我还感动,感动面馆里的人们共同营造的那份人间真情……
   感动之余,我们不得不说,母子三人在工作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坚韧与不屈、团结与奋进正是当代职业人需要的一种强大人文修养;我们不得不说,老板夫妇的尊重与鼓励、帮助与同情正是一种催人奋进的正能量;我们不得不说,面馆里的普通人营造出的那种温馨友好良善的氛围,同样是帮助母子三人走出困境的强大人文力量。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厂家需要才子佳人,更需要能人,需要高素养尤其是高人文素养的能人,需要社会责任感强且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能人,需要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能人。
   只有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正常的发挥;只有思想健康,技能扎实的人,才有益于构建正能量、和谐发展的社会。所以,作为“文以载道”的语文学科尤其应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中职语文教师可以在授课时尽可能多地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挖掘人文素养的东西,帮助他们首先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帮助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收获成长与成熟,实现自我价值,进行自我完善,这样,学生的人文素质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们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