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雅峰 本文字数:2467
[摘 要] 在阐述“做学教合一”的基本内涵的同时,指出在教学中采用“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最后以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为例探讨“做学教合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关 键 词] “做学教合一”;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224-02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核心,以做为载体实施“教”与“学”,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通过“做”来缩短“教”与“学”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双方的角色发生彻底改变。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夯实学习基础,绝大多数学生智力条件并不差,只是对学习兴趣不够浓厚,或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但他们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较强,容易接受新理念、新事物。鉴于此,中职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特征与认知能力,摒弃陈旧教学理念的束缚,将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置于突出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操作能力,通过“做学教”相结合的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一、“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要以技能训练作为教学切入点,以此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达到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效果。在“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下,技能训练成为教学活动的主线,使理论学习、技能操作、评价等环节有机融合起来,互相渗透,构建和谐高效課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解读教学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工作任务,利用各种电子软件使学生了解本节课需要达到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进入机房,可以发挥个人潜能,也可以与学习伙伴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二、运用“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运用“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积极性和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如下。
(一)促进现有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下,师生双方的身份发生了明显改变,教学不再以灌输知识、培养技能为目的,教师也不再是至高无上的课堂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既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学生也不再像过去那样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机械地听与记,摇身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翁,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实践操作,在一种极其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二)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互动性强,通过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启迪学生的思维,唤醒他们的意识,有利于师生角色的转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将学生视作自己的合作伙伴,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指导与点拨,学生会逐渐对教师建立起信任,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使师生双方的心贴得更近。
(三)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缩短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教学与工作相脱节的现象,促进校企结合、产学结合。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技能操作的同时学会了知识,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巧妙地为学生的理解搭设了梯子,这与国家倡导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口号相吻合。
三、中职计算机专业“做学教合一”课堂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课程。在中职教学体系中,计算机专业教学与各个专业的关联度较高,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也能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为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圆满完成任务夯实基础。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可以尝试如下途径。
(一)预留足够的时间,鼓励学生在做中学
对职业教育来说,教学绝不能停留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层面,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由两大板块构成,强调了“做中学”的重要意义。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师先要摸清班上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总是以质疑的目光看待学生,要学会放手,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通过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勇敢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在与教师、同学交换思想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认真观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终生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在以往的计算机办公软件教学中有如下场景:Word字符缩放这一内容时,一般会采取讲授—示范—练习的方法,课堂教学如同一潭死水,学生毫无兴趣可言。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要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先是将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原文字设置成展示效果。在操作过程中,当学生改变字号大小仍未达到目的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大胆实践、小组讨论等途径,学会缩放字符的方法,,在学习新知的同时,让学生的多种能力得以锻炼。
(二)创设学习情境,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中,“做”起到了重要的核心作用,一切“教”与“学”活动均起源于“做”。“先做”,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将教学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在最短时间内调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努力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要想达到“做中学”的目的,向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学习空间,又不能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局外人,要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与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与学生一起摸索学习规律、梳理学习方法、总结经验,使教学质量提升到新的层次。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做学教合一”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
2018-12-20 | 阅读: | 栏目:论文中心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现在收23年12月版面,截稿中,只收四个4个版面7000-7500字符稿件。投稿邮箱:xdzyjy@163.com
- CN14-1381/G4 ISSN2096-0603
- 知网收录,万方收录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杂志动态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12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11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10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9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8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7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6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