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兰岚
[摘 要] 在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兴起,国家提倡“国学”、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语境以及目前在各大高校兴起的信息化、网络化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立足学院实际,深入探究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以求建立大学语文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062-02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学府(包括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专门教授母语的课程,它除了可以提高学生使用母语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提高个人的文学、文化修养之外,还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开设大学语文课无论是对个人、集体还是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情况却不容乐观。课程得不到学校应有的重视,在许多高职院校中这门课程可开可不开,课时可多可少;教材五花八门;师资力量日益薄弱;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等。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大学语文课程自身的内部因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低效
大学语文教学目前依然延续陈旧、封闭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开拓意识和应变能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的主观性、能动性逐渐弱化;教学过程恪守固定模式,使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大学语文教材编排缺乏时代气息和实践性
教材看似五花八门,但编排方式单一、死板,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气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材内容整体来看偏重人文知识理论而欠缺语言运用能力、基本语文技能的培养。
(三)传统考核评价方式忽略实践
大学语文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阅读、理解、写作和表达能力乃至思维能力等,大学语文的考核应该是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而不仅仅局限于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识记和掌握。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學模式改革的环境
大学语文的改革呼声已久,很多有识之士和语文战线上的教育教研工作者也做过很多研究和探索,有一定的成效但收效甚微。作为在职业院校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我认为当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更好的外部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高职高专院校“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兴起
“理实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育与教学、学习与训练的理念、模式和体系,是中国传统“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体现,是西方职业教育领域“行动导向”“职业导向”“做中学”等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概括和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适应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需要、切合高职高专学生实际的,符合未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发展整体趋势的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课程除了具有知识性、人文性、母语性之外还具有很强的工具性,是学习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必要基础。职业素养中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情感、服务礼仪、服务语言、经营意识、管理理念及团队精神,无不蕴含着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基本的行文规范、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和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是作为一名现代职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将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与学生、学校、社会等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相互融通的新型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文类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大学语文课程能够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国家提倡“国学”,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语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此,教育部于2014年3月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使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目前在各大高校兴起的信息化、网络化教学的改革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平台
大力发展信息化教育成为当前各大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可以说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信息时代更高的教育目标,形成信息时代学与教的新方式是来自教育系统内部最强大的需求。各级各类信息化大赛的开展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结合我院实际,我认为我院大学语文等人文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教材、教案
1.革新教材,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除了人文性、母语性之外还应该具有职业性,因此在教材的选取上要注意更新教材内容,除了选取具有较强人文性和赏析性的经典篇目之外,还要注重选取与学生专业发展、职业素养培养相关联的内容,选取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注入教材或作为教材的补充;要顾及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特征,从而缩短授课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教学鲜活实用,富有时代气息和改革精神,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改教案为“学案”,优化教学设计,突出学生主体
由于高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差,很大一部分学生基础薄弱,理解接受能力不是很强,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学改革必须改革教案。传统的教案实际上是教师对课堂所要传授、灌输知识的概括,教师根据教案组织教学进程,传授知识、提问学生,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准备,也缺乏主动参与性。“学案”不应是老师对授课内容的提前准备,而应该是对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活动的安排,是教师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设计的学习方案,通过教学内容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课前、课上和课后自主学习、思考乃至讨论。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8-05-03 | 阅读: | 栏目:论文中心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现在收23年12月版面,截稿中,只收四个4个版面7000-7500字符稿件。投稿邮箱:xdzyjy@163.com
- CN14-1381/G4 ISSN2096-0603
- 知网收录,万方收录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杂志动态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12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11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10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9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8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7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6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