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克平 熊东梅 陈雁华
[摘 要] 目的:探讨二年级中职护生增设临床见习课对学生综合成绩及医学素养的提高。方法:对实验组学生在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开设临床学科课程的同时,有计划地按系统疾病(包括运动、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感观、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肿瘤疾病)分别安排相对应的临床见习课,对照组学生只按课时计划安排完成正常教学目标,不另增设见习课。对两组学生的专业课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实习考核鉴定等级优良率,国家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实习考核鉴定等级优良率,国家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合理增设临床见习课对提高中职护生的综合成绩有显著提高。
[关 键 词] 中职护生;医学教育;临床见习教学;综合成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9-0024-02
一、一般资料
对我校2015级抽取6个班级共300名学生,均为女生,随机分为A和B两组。2015级护理(1)班、(2)班、(3)班3个班级150名学生为A组实验组,平均身高158.5cm,平均体重48.8Kg,平均年龄17.3岁,基础理论知识平均成绩73.4分;2015级护理(4)班、(5)班、(6)班3个班级150名学生为B组对照组,平均身高158.6cm,平均体重48.7Kg,平均年龄17.2岁,基础理论知识平均成绩73.6分。两组学生身高、体重、年龄、基础理论知识平均成绩经过统计学处理,各项指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教学方法
A组学生在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开设临床学科课程的同时,有计划地按系统疾病(包括运动、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感观、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肿瘤疾病)分别安排10次相对应的临床见习课;B组学生只按课时计划安排正常完成教学目标,不另增设见习课。1年后对两组学生的專业课期末理论考核成绩,2年后对两组学生的实习考核鉴定优良率以及两组学生的国家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进行对比分析。
(二)评价方法
1.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在完成各临床学科课程后,统一命题,由授课组老师统一阅卷,比较两组成绩。
2.两组学生在完成1年实习后,由各班班主任统一整理实习考核鉴定等级(高于85分为优秀,75~85分为良好,60~75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各层次的人数,对两组学生的考核层次优良率进行比较。
3.两组学生在参加完全国统一护士资格证考试后,比较两组学生通过率。
(三)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s)表示,两样本比较t检验。
三、结果
(一)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对比
(二)实习考核鉴定等级的人数对比
(三)国家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对比
四、讨论与分析
(一)增设临床见习课对提高理论成绩很有帮助
从表1可得出A组学生在基础护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学科的理论成绩均明显高于B组学生,这可能因为A组学生在校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及时安排他们到相关系统疾病专科病房见习观摩,能看到真实病人的临床表现,也真实体会到病人痛苦的感受,能听到一线临床老师分析相关知识重难点及操作要点。通过及时的安排学生临床见习,可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及时的应用和巩固,明确了学习目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使学生尽早接触到了临床一线工作,从而使理论成绩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二)增设临床见习课对提高动手能力很有帮助
从表2可得出A组学生的优良率要明显多于B组学生人数,这可能由于A组学生接触一线临床时间要早、要多,能很早见到甚至参与到一线临床老师的真实操作当中有关,通过第一时间接触一线临床,能把所学理论知识及时消化,明确重难点,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手操作欲望。A组学生只有2人实习鉴定不合格,而B组学生有8人不合格。这也说明尽早接触临床可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与兴趣。
(三)增设临床见习课对提高学生的国家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很有帮助
从表3可明显看出A组学生护考通过率要高出B组近十个百分点,这可能因为A组学生多增设了见习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自然也有了提高,成绩和通过率自然也得到了提高。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病人的康复过程中,专业规范的护理工作占很大分量,,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是很有道理的[1]。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现代化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就要求我国的医学教育教学也要不断提高,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而面对当代中职护生基础差、理解力与自制力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如何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是摆在每一个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启发式和创造性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更应该重视临床课的实践性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适应国家培养大量的社会主义实用性人才的中职教育目标。中职护生的临床经验和知识必须靠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和掌握。因此中职护生必须尽早积极主动参与大量的临床实践,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才能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临床学习实践是医学教育极为重要的阶段,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医疗工作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2]。目前,中职护生为了参加国家统一护士资格证考试,临床实习时间一再缩短的情况下,尽快地真正掌握临床知识,掌握护理工作流程和规律,初步建立正确的临床护理思路和方法。我们对A组二年级的护生采取了以下措施:(1)按疾病、病种每1~2周安排一次临床见习课,让学生结合临床实践,查看有关书籍,提高理论水平与动手操作能力。(2)每两周安排一次周末跟班查房制度,变病房为课堂。床边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最好途径,按病种教学,因材施教,重点讲述,实例与理论相结合,注重特征和实用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启发式”讲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在学生见习课当中注重医患沟通,加强中职护生的沟通能力培养。沟通能力是护理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素质之一。在见习课中,要求学生能够聆听患者、患者家属和其他医护人员的想法,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建立良好的护患和同事之间关系[3]。(4)在见习课中重视学生法律法规和医德意识的早期培养。在见习课中让学生耳濡目染临床实际工作,使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提高救死扶伤崇高医德医风的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思维方法和习惯,以病人为中心,处处为病人着想,以自己对病人的悉心照顾来换取病人对自身的理解和支持;在见习课中,要求学生主动接触病人,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争取病人的合作,要尊重病人、关心病人、爱护病人,给患者以人文的关怀,并提供人性化的医疗综合服务[4],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四项措施,对A、B两组学生在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实习考核鉴定等级优良率、国家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三个方面的数据分析,得出合理的增设临床见习课对提高中职护生的综合成绩及职业素养很有帮助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蒲庆华.浅论实习医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329-330.
[2]黄伟灿.临床医学教育发展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5):39-40.
[3]李东,张铭,张亚床,等.强化临床实习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15,13(16).
[4]赵验生.浅谈新形式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J].内江科技,2017(6).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初探早期介入临床见习教学对提高中职护生综合成绩的影
2018-02-27 | 阅读: | 栏目:论文中心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现在收23年12月版面,截稿中,只收四个4个版面7000-7500字符稿件。投稿邮箱:xdzyjy@163.com
- CN14-1381/G4 ISSN2096-0603
- 知网收录,万方收录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杂志动态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12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11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10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9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8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7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2021年6月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